原文首发于映诺社区发展机构
小周的断指,被立刨打得粉碎,混在血红的木屑里被一起压成了板材,做成高档别墅里的一个漂亮的柜子。

刚过20岁的小周,从此成为一名工伤工人。
事情发生时,木工车间里一台夹着三块刀片的立刨高速旋转,轰鸣声盖过了小周凄厉的尖叫声。
他的手指被立刨打得粉碎,和木屑混在一起,仿佛不曾存在过。
这是小周最初跟随断指的爸爸老周进入木工车间工作并未料想到的结局。
被问起对工伤的看法,一位老工友叼着烟,猛吸几口,缓缓地说起了这些司空见惯的陈年往事:
“你看老周的手指不也少了一节,那也是在他20多岁的时候被机器打掉的。”
“还有他外甥才一年手被锯了,当时都以为手废了,还好就留了一道疤,不影响干活。”
“木工这一行,天天和高速旋转的机器打交道,哪有不受伤的啊……”[1]

工伤之殇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社部政策研究司报告,平均每年新增有超过100万例认定工伤。2016年,全国认定工伤共104万人,评定伤残等级人数为53.5万人[2]。
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只包括少数进入法定程序的工伤者。
全国100多万的工伤者,大部份是在流水线上工作的进城务工人员。
这当中相当一部分的工人,受到工伤之后,最先要面对的是如何核实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
工伤认定以及劳动能力鉴定条文晦涩难懂,流程漫长,材料准备繁杂,很多工伤工人并不能走到最后。
雪上加霜的是,工伤再就业人士一般都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他们往往背负着养活一整个家庭的责任和压力,迫切寻求工作。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工作能力的折损,工伤工人往往没有过多时间适应残障状态和重新学习工作技能。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工伤工人并没有多少机会,从头再来,实现再就业。

不仅如此,在工伤再就业人士求职过程中,部分企业方还对于他们抱有“刻板印象”。
由于绝大部分工伤人士有明显的肢体残障,例如小周的断指——很容易被企业判定为工作效率比肢体健全人低。
这让工伤工人的再就业,难上加难。
而在另一边,
障碍人士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肯定。

除了致残的原因,
工伤工人与一般障碍人士有什么区别呢?
映诺社区发展机构凭3年残障就业工作经验说:
并没有
如果说,每年100万工人遭遇工伤是商业、
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的错,
那么,是时候以商业之力弥补这些血淋淋的错误。
天平作
公平共融的障碍人士就业平
2015年起,映诺社区发展机构建立了“天平作”(意为天然、公平的工作)项目——一个专为障碍人士提供就业对接的平台,通过搭建平等就业线上平台,配合线下活动,对接求职障碍人士及招聘企业,倡导平等多元的就业环境。

3年来,我们联动企业、社会组织、残联等多领域伙伴
开展了3场线下大型招聘会,成功对接33个岗位,167名障碍人士现场录用;
“天平作”线上平台共收集1098份简历,成功对接284应聘人次,其中113人成功入职。
这些障碍朋友在岗位的留存率为74%。
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对不对?
要知道这个数字,之前是:< 1%[6]
哦忘了说
我们为伙伴企业共节省的残保金及其他招聘成本为:
30,000,000元
(3千万)

2018年,我们希望可以将天平作平台开放
为工伤工人提供丰富、专注、优质的岗位资源
如伟创力集团、molex、理光集团、中国平安保险、大麦电商等企业岗位
并通过热线和培训
让他们获取不低于工伤前的待遇
我们相信
这不仅是再就业
而是
生活和将来的再重建
然而,
没有您,再宏大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如果您是对残障就业、工伤再就业议题感兴趣的企业,点击此处、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在了解您们在招聘障碍员工方面的需求、计划和痛点,免费订制残障员工就业方案、开发适合障碍人士的岗位,实现协作。
如果您是正在从事残障就业、工伤再就业工作的社会组织,点击此处、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通过线下交流和协作,开放企业资源,共同为工伤工人实现再就业。
如果您是工伤工友,点击此处、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充分了解您的求职需求,为您推荐适合的招聘企业和岗位。
如果您是残障就业、工伤再就业领域的专家,点击此处、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通过线下交流和协作,各自发挥专长,共同实现工伤工人再就业。
[1]工伤事件选自一名皮村木工的纪实文章《他的血肉混杂进木屑,做成一直漂亮的柜子》,作者名为微尘。文章为尖椒部落原创作品,转载自中国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尖椒部落。
[2]数据源自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根据过去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
[4]根据过去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
[5]根据过去3年,残联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
[6]根据过去3年,残联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
配图 | 来源于网络和映诺